近期,许多企业可能已收到税务机关关于2022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检查通知。根据京准团队的统计数据,被通知到的企业在2022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A104000表、A107012表和A107041表中,研发费用的归集错误或逻辑错误,这引起了税务机关的密切关注。
近年来,税务机关对享受该政策的企业进行了更为严格的持续检查。因此,企业需关注如何应对这些检查,确保自身符合政策规定,并充分利用税收优惠。
一、熟悉政策,合规享受
熟悉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具体内容,包括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行业、不适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研发活动、加计扣除比例、允许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范围等,避免因为违规行为而受到税务机关的处罚。
相关重要政策文件: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 科技部关于完善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119 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2015 年第 97 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2021 年第 28 号)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2023 年第 7 号)
二、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研发费用管理制度,包括研发项目的立项、研发人员的管理、研发费用的核算和合理分配等环节。通过这些制度,企业可以规范研发活动的开展,确保研发费用的合规使用,为应对税务机关的检查提供有力的支持。
三、留存备查资料,做好证据保存
留存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相关的备查资料,一般包括研发项目立项文件、研发机构或项目组编制情况、研发人员名单、研发费用分配说明(包括工时记录及费用分配计算证据材料)、登记备案的技术合同、“研发支出”辅助账及汇总表等。这些资料可以作为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证明,以便在税务机关检查时迅速提供相关证据。
【大连高新区企业需注意准备的材料】
除上述要求的一般材料外,大连高新区相关企业应当依据《大连高新区关于规范企业研发活动的指导意见(试行)》(大高科发[2021]8号)规定准备相关备查资料。具体资料包括:
(1)研发活动制度执行情况核查主要包括:研发活动《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立项书》、《研发项目阶段进展报告》和《验收报告》等;
(2)研发费用核查主要包括:技术合作开发合同备案情况、研发经费使用及核算情况、研发投入统计上报情况等。
四、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和审计
企业应当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和审计,检查自身的研发活动和研发费用支出是否符合政策规定,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如果发现任何问题,企业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自身符合政策规定。
总的来说,面对税务机关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企业的严格核查,企业需要深入了解政策,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妥善保存备查资料和证据。此外,企业还应定期进行自我评估和审计。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企业才能在税务机关的检查中顺利通过,充分受益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税收优惠。